“减肥药”的新王者诞生了

界面新闻记者 | 唐卓雅

界面新闻编辑 | 谢欣

司美格鲁肽被击败了。

5月11日,礼来公布了替尔泊肽头对头司美格鲁肽的详细结果。SURMOUNT-5研究结果显示,替尔泊肽与司美格鲁肽相比实现了1.47倍的相对体重减轻,在所有减重和腰围缩减的关键次要终点中,替尔泊肽均优于司美格鲁肽。

该研究是一项开放标签3b期临床试验,旨在评估在肥胖或伴有至少一种合并症(如高血压、血脂异常、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心血管疾病)的超重成人(且不合并糖尿病),替尔泊肽与司美格鲁肽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在第72周时,替尔泊肽达到主要终点和所有五个关键次要终点,且在整个试验中显示出相较司美格鲁肽的优越性。

在主要终点方面,使用替尔泊肽治疗的受试者在第72周时平均体重减少了20.2%,而司美格鲁肽组平均体重减少了13.7%,替尔泊肽与司美格鲁肽相比实现了1.47倍的相对体重减轻。替尔泊肽组平均体重减轻了50.3磅(22.8公斤),司美格鲁肽组平均体重减轻了33.1磅(15.0公斤)。

在关键次要终点中,替尔泊肽在所有减重目标中均优于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组实现体重减轻大于等于15%的参与者比例达64.6%,而司美格鲁肽组为40.1%。此外,替尔泊肽组平均腰围减少达18.4cm,而司美格鲁肽组为13cm。

替尔泊肽在作用机制上先天优于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可以同时激活GIP和GLP-1激素受体,而司美格鲁肽只作用于GLP-1受体。

对标礼来的替尔泊肽,诺和诺德也研发了司美格鲁肽的升级版——复方制剂CagriSema,该药物由司美格鲁肽与长效胰岛素类似物Cagrilintide组成,计划在2026年之一季度申报上市。

2024年12月和2025年3月,诺和诺德先后公布CagriSema的临床3期试验REDEFINE 1和REDEFINE 2的结果。结果显示,CagriSema的减重效果优于司美格鲁肽,但因数据未达到市场预期,股价暴跌。

近两年来,替尔泊肽和司美格鲁肽在多方面进行比拼。两大产品各自上市后,都曾遇到过产能瓶颈,2023年至2024年,诺和诺德和礼来分别扩产。比如诺和诺德扩建丹麦工厂、斥资收购灌装生产基地等。礼来投资约15亿元用于其苏州工厂的产能升级,扩大2型糖尿病和肥胖创新药物的生产规模。

诺和诺德虽是先行者,却不断受到礼来的挑战。目前,替尔泊肽和司美格鲁肽在销量比拼上,2025年一季度,司美格鲁肽减肥版实现收入约24.48亿美元,替尔泊肽减重版实现收入23.1亿美元。虽然司美格鲁肽略胜一筹,但是环比来看,司美格鲁肽增长不及替尔泊肽。司美格鲁肽环比下降达13%,替尔泊肽今年一季度的销售额为去年同期的4倍多。

近日,诺和诺德和礼来的战场来到了口服减肥药领域。2023年,诺和诺德曾公布了口服减重版司美格鲁肽的Ⅲ期临床试验结果,但是选择推迟该药的上市申请。今年4月17日,礼来公布了其口服小分子GLP-1药物orforglipron的研究结果,并表示预计将在今年年底前向全球监管机构提交Orforglipron用于体重管理的上市申请。

在礼来宣布消息不久,诺和诺德快马加鞭将口服减重版司美格鲁肽的上市申请提上日程。4月21日,诺和诺德宣布已向美国食药监局提交口服Wegovy减重适应症的上市申请。5月2日,诺和诺德披露,美国食药监局已受理该药上市申请,预计将在2025年第四季度完成审评。

  • 交钱后没拿到货?鸿博股份回应子公司2.43亿元仲裁案:预计无重大财产损失
  • 优酷:今年将上线超200部精品内容,包括《藏海传》《长安二十四计》等
  • SK-II请五月天代言是想抓住8090后吗?
  • 经济学家对美英协议表示欢迎,称其象征意义大于实质内容
  • 北京环球影城“卓别林”扮演者被曝多次性骚扰游客,园方回应:已暂停其工作
  • 《AI×SCIENCE十大前沿观察》9:合成数据和数据基础设施
  • 马云现身阿里音乐会 向员工挥手致意引发全场热烈掌声
  • 科伦急了?业绩下滑后75岁“大胸肌”董事长代言自家抗衰新品
  • 内斗中的凯利泰又又又换董事长了
  • 印尼亚齐特区附近发生6.2级地震,预计不会有海啸风险
  • 突发重磅!港股、A50直线飙升
  • 汽车早报|东风有限回应武汉工厂关停事宜;特斯拉美国内华达州工厂预计年内投产首批电动卡车
  • 云南多地突查公职人员违规饮酒:公安局门口开展酒精吹气测试
  • 俄总统新闻秘书:普京提议谈判表明俄寻求和平解决方案意愿
  • 对话阶跃星辰姜大昕:Sora技术有局限,多模态理解生成一体化才是未来
  •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和联合国成立80周年之际关于进一步深化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
  • 讲座预告|全球贸易不确定情况下企业创新生态构建
  • 美法官:特朗普政府不得继续推进大规模裁员或重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