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型更新引发老车主不满!中消协点名新能源汽车行业三大投诉热点

5月8日,中国消费者协会(以下简称“中消协”)在官网发布《2025年之一季度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文中公布了八项具体的投诉热点分析及典型案例,其中涉及新能源汽车行业三类投诉较为集中的新问题。

中消协指出,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加剧、销售模式转变及产品更新节奏加快,一些企业在营销和售后服务中存在不规范现象,导致纠纷的发生,具体表现为定金退款争议频发、车型更新引发老车主不满和补贴兑现落空引发纠纷三个方面。

首先,新能源汽车行业大多数厂商采用预售模式,部分消费者支付定金后,因车辆交付延迟、配置与宣传不符等原因申请退款,但商家以“订单已锁定不可更改”等为由拒绝退还;

其次,部分消费者反映,刚购车不久厂家即推出配置更高、价格更优的新款车型,消费者心理落差明显;

最后,商家在宣传中承诺的 *** 补贴、置换补贴或其他优惠在实际交付过程中未能兑现,从而引发纠纷。

中消协公布的一则具体案例显示,孙先生称其于2025年2月5日缴纳订金购买该品牌新能源汽车,2月9日缴纳剩余费用,共计13.28万元,2月10日办理机动车登记手续。办理完机动车登记手续的当晚,该品牌发布智驾系统并且全系标配。

消费者称在与该品牌销售沟通购买车型及其价格时,销售人员并没有告知车型即将停产,且购买的车型仅仅上市三个月。消费者认为销售人员在明确知道车辆将会重大升级的情况下,依然不对消费者明确告知,反而加快办理速度,让其在发布会当天完成交易,并承受莫大损失。消费者投诉要求商家对其购买的车辆进行免费升级或提供等额的经济补偿。

中消协认为,作为当前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之一,新能源汽车行业企业应摒弃“重营销、轻履约”的短视行为,强化合规销售和售后保障,建立消费者的长期信任。

在销售协议等条款中应清晰标注车辆配置、交付时间、退款条件等;明示各类补贴政策适用范围、申请流程及截止时间,不隐瞒限制条件。加大对价格变动和车型更新等营销环节的信息披露,平衡好企业自主经营与消费者体验之间的关系,切实维护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 构建菌株有效降解有机污染物,上海交大科研成果登上《自然》
  • 推动中俄体育事业合作发展
  • “电竞+文旅”释放价值,王者全国大赛带火赛地五一游
  • 巴基斯坦外长:印巴已同意立即停火
  • 无人报名临拍撤档,深圳宝中黄金宅地尴尬了
  • 多位正部级组长率队,中央指导组陆续进驻21个地方和单位
  • 2025中国品牌日上海践行活动启动,将建设品牌生态交互平台
  • 增持银行股!险资又出手了,平安人寿增持招商银行H股
  • 雷军:过去一个多月是创办小米以来最艰难的时间
  • 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茶叙
  • 印巴停火,特朗普说是美国斡旋的
  • 长沙潮宗街内“金丝楠木老屋文旅博物馆”起火:明火已扑灭,无伤亡
  • 沃尔格林加大对处方配药机器人的投入以削减成本
  • 图忆|红场阅兵:俄罗斯30年来的卫国战争胜利日阅兵式
  • 傅利叶提出下个十年战略,CEO顾捷:机器人要有温度,要用实际价值来定义形态
  • 佩斯科夫:俄会考虑30天停火提议,但试图对俄施压无用
  • 尾盘:三大股指基本持平
  • 韩国总统大选候选人登记结束,共7人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