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消费应重点突出 防止政策碎片化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5年之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下称《报告》)提出,下一阶段在货币政策思路上要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引导金融机构从消费供给和需求两端,积极满足各类主体多样化资金需求。

(图侵删)

  提振消费是扩内需、稳增长的关键点之一,金融支持消费也屡屡被强调,具体支持措施也在陆续出台。比如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从而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服务消费与养老的信贷支持等。

  目前我国消费金融服务体系已较为完善,金融机构围绕不同消费场景创新推出多元的消费信贷产品和服务模式,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可以说金融支持消费已有较好基础,但仍有进一步发力空间。

  《报告》提出,要采取多种措施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同时,要持续优化消费信贷产品和服务、增强消费金融机构资金供给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金融支持消费首先要聚焦消费重点领域。

  5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印发《关于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有关事宜的通知》,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教育等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和养老产业的金融支持。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额度5000亿元,年利率1.5%,期限1年,可展期2次,最长使用期限不超过3年。发放对象包括国家开发银行、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21家全国性金融机构和等5家属于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城市商业银行。

  其次,要加强对改善型消费和新型消费的支持。

  近年来,对传统消费领域的财政及金融支持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效应也会逐步呈现边际递减。上述《报告》中的专栏文章指出,从结构看,受限于市场饱和与供需适配性,传统商品消费增长逐渐承压,而服务消费需求持续升温,服务消费占居民消费支出的比重稳步提升。

  2024年8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强调,要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产品、提供差异化服务,按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原则,加大对服务消费重点领域信贷支持力度,增加适应共享经济等消费新业态发展需要的金融产品供给。

  改善型消费包括文化娱乐消费、旅游消费、体育消费、教育和培训消费、居住服务消费等;新型消费则包括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等。这应该都是金融支持消费的重点方向。

  再次,金融支持消费措施要形成体系,防止政策碎片化。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5月7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央行将出台金融促消费一揽子政策举措,研究出台金融支持消费的指导性文件。

  将来,要实现金融支持消费政策的系统化,防止碎片化。

  因为碎片化的具体消费支持政策在效果上可能会偏于短期化,促消费的重点在于强化顶层规划,建立完善衡量消费发展的政策和系统性指标体系。这需要央行、财税部门及地方上的共同努力。

  在近年来国内消费增速有所放缓的情况下,金融支持在促进消费上的基础性作用更加凸显。金融支持消费也面临着新形势、新要求,需要在重点领域提供更多消费机会,着眼于改善型消费和新型消费正是其中体现。

  • 巴基斯坦外长:印巴已同意立即停火
  • 调整、提级、蓄力:上海家化的三重奏
  • 汇丰廖宜建:“南沙金融30条”将为大湾区建设国际金融枢纽和全球科创高地带来新的动力
  • 美联储将在重压下召开议息会议,市场普遍预计不降息
  • 泽连斯基:乌克兰准备好立刻停火30天
  • 微信、QQ可全国预警地震,iOS系统强提醒待解锁
  • 中消协点名新能源车企定金退款问题
  • 巴方发起“铜墙铁壁”印巴同意立即停火
  • 韩国大选竞选活动正式开启,尹锡悦发文呼吁选民支持执政党
  • 屠呦呦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杰出的终身成就获表彰
  • 上海乐高乐园将于7月5日开园,限量年卡和酒店套餐已开售
  • 金风科技早盘涨超5% 机构指一季度风电行业需求高景气
  • 济南市委副秘书长吕英伟已任历下区领导
  • 云舟出海曹洁:AI浪潮下,“出海”不再是投顾公司的专属
  • 连平:央行5000亿再贷款,长期将拉动社零增长10%
  • 东方甄选入局视频号带货,直播首秀中规中矩
  • 投教 ·信托|《蛮好的人生》里提到的遗嘱信托离我们有多远?
  • 【光明时评】进一步释放数字经济发展潜能